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2017年12月29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成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基准线,为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服务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养老服务质量由此翻开了标准化管理的新篇章。社会对于养老服务的专业性,科学性,多样性,高品质有了更高地要求,由此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评估员和经纪人队伍,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养老及评估现状
依据2019年0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人口数据,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积极应对。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类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大众对于养老服务有了更高品质的要求。目前养老机构,评估能力水平较低,导致评估结果的偏差较大,养老照护计划的缺失,对如何甄别老年人的个性需求,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更加科学化的服务老人,不能更好的输送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二、 养老评估重要性
这几天,有机会学习老年人能力评估系列的课程,让我们认识到,原来身体健康的老人并不一定是健康的,对待老人不仅要关注身体,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生活自理能力、感知觉与沟通和社会参与等等,想要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那就得对老人进行全面的评估,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满足他们的需求。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不知道面临的问题有多么严峻。据悉,过去的30年间,全国65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增长了1倍,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慢性疾病患者与失能老人的出现。卫生统计数据表明,城市老年人群患病率高出总人口1倍以上,80%的老年人患有某种慢性疾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率和失能率为总人口4倍,患病和失能限制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提供老年人能力评估,在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为准确量化老年人真正需求与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依据,是实现合理化规范化提供养老服务的基础。只有通过评估,才能真正掌握老年人被照护的需求,才能合理分配服务资源;通过评估,才能明确养老服务市场的供需情况,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一)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做好医养结合工作的前提。
现在大力提倡医养结合,那么结合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护理等级,制定照护计划,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医疗服务计划,这每一个结点,只要依据评估来进行,就一定能达到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可以改变照护的理念。
通过评估,对老年人的家庭特征、就医情况,居住方式等多维度进行了解,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接纳的不仅是老人这个个体,还有老人的整个家庭,甚至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也就是说,我们服务的除了老人这个个体外,还涉及到他的整个家庭,老人为中心的整个社会网络。所以,了解老人的家庭、社会系统中哪些支持是正向的,哪些是负向的,哪些是可以利用,哪些是需要防备的,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它是决定着以后服务是否顺畅关键的一环。否则,在以后的照护中将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针对评估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照护计划、确定护理等级和收费标准、防范风险发生等方面有了依据,也在评估过程中了解到了老人深层次的生活、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进而在对老人的照护上也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对重度失能的老人,如果不进行评估,那么我们很可能就只是提供常规的生活照料,但是进行了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老人除了在生理上有需要外,在情感上也同样是有需要,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除提供常规的生活照料以外还根据需求制定个案计划,提供心理慰藉,以人为本,满足基本需求,让老人的幸福指数不断的提升。
(三)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严格按照《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得出老年人身体状况的结论,让我们照护计划有章可循,大大的规避了胡乱制定照护计划和靠人性入住养老机构的不良现象。
(四)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对不同对象的有效作用。
1、对医护人员而言,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随时监测临床的变化,指导老年人康复方法的选择,进行康复效果的评价,提高护理质量。
2、对于家庭成员而言,优化了生活场所,可以正确了解家人的身体状况,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佳的生活帮助。
3、对于老年人而言,可以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减少残疾与残废,减少医疗费的支出,更能全方位的提升生活质量。
(五)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在养老服务工作的作用。
有力的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化的养老服务工作政策,对养老服务机构实施规范化指导和管理,有助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制定协调、综合的治疗、康复、照护计划和长期随访计划,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性的护理服务,降低各种风险,提高机构内老人生活质量;有助于养老服务机构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确立服务模式,细分服务内容,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有助于政府、保险机构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有效使用费用,减少无益消费,体现社会公平。
(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老年服务体系。
通过评估建立一套照护体系,对PDCA流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打破机构服务、社区服务、居家服务各自为政的问题,以家庭照护为基础,以专业服务为贯通,和社区一起整合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养老服务体系。
(七)有利于养老机构精细化管理
评估是对老年基本生活能力,精神心理状况、躯体功能、社会行为能力,道德,饮食健康状况等。评估能准确把握数据,对我们后续的服务更加公开透明化,便于我们养老机构精细化管理,对我们的照护计划后期风险的防控,我们也可以合理配置照护人员,对老年人的服务更优化,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入住者。通过评估,机构更大程度的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八)建立健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完善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一开展老年人综合评估,考虑失能,失智,残疾等状况,评估结果作为领取来年人的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加快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推动形成符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同时,对于政府来说,制定相关政策,同样离不开全面评估与分析。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一套多元、公正、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评估指标衡量体系对老年人进行养老评估,才能真正达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所以做好评估和照护计划是为长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基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