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评估中心> 评估知识精华> 浏览文章
中国老年人口现状

(1)201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数量走势图.jpg

走势图2.jpg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60周岁以上人口和65周岁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


(2)国家养老政策趋势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产业也在飞速发展。国家为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配套出台了很多意见及标准,为推动养老产业飞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3)《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民政部在2018年12月28日发布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规定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标志,申请等级评定满足的基本要求与条件。在总分1000分的分值中,服务类的分值由600分占了总分的60%。充分说明了一个好的养老机构,环境、设备设施、运营管理固然重要,但其核心的要素还是服务。

如何深挖老人需求

(1)老年人日常能力评估初评时的需求发掘

老人的需求挖掘主要是通过评估来完成。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设定的4个一级指标及3大类评估准则,分别是“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生理、心理)”“是否需要他人帮助”“有无规定症状发生(生理、心理)”。根据以上3大类评估准则,将《标准》中的22项二级评估指标进一步细化分类,帮助评估员准确高效地判断出老年人真实的能力状况并选择相应选项,提高能力评估结果精准性。每一项评估指标只能对应一类评估准则。故据3大类评估准则的结果和4个一级指标的得分,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相对清晰的描绘出老年人的身心状态,从科学客观的角度确定老年人的最终能力等级。再根据能力等级和老人及家属的服务需求制定照护计划。


(2)老年人“异常”行为背后需求的深度挖掘

除了通过初次评估挖掘老人的需求,还需要长期不断的跟踪持续评估,以便动态掌握老人的情况。

例如,王婆婆入住养老机构长达3年时间,一直是自理级老人,能够和其他正常交往,并且每天参与各项活动,从来没有忘记时间和地点,可是近期老人经常出现走错房间、拿同房老人东西,并且分不清季节穿错衣服,甚至最熟悉的护理人员都无法辨认,基于老人的此种变化即可及时联系家属告知老人情况,建议家属带老人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确诊老人是否患有认知症,并依据检查报告及重新评估老人能力调整服务计划。

(3)加强员工关于老年人需求观察的培训

护理人员作为老人的直接照护者,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老人的需求其次更应有一种团队意识,碰到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当有即时上报请求支援的概念,应当明白危机的发生不光牵扯自身利益,关乎老人的生命安全以及整个养老机构的发展。

例如,护理人员小郭组织认知症长者黄奶奶及其他老人在庭院中活动时,中途发现老人不在,便独自在附近寻找,找了十几分钟后依然未找到老人还是未及时上报只是跟庭院中的其他员工私下寻找老人,直到另一员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及时上报,院方管理人员才得知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全院总动员最终在两小时后在院外找回老人。

(4)如何将需求和照护计划相融合

很多情况下,老年人并不真正了解自身需求往往会出现高估自身能力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所学老年知识以及长期的照护经验与老人沟通帮助老人制定科学的照护计划。

例如,一对夫妻感情很好,入住养老机构时双方都是自理级老人,但入住一段时间后,一方身体发生变化需要更高级别的照护,往往另一方会一时难以接受对方的变化,甚至提出自己有能力完全可以照护老伴,坚持要自行照护老伴。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与老人、家属沟通,一方面打消老人的执念,另一方面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

招呼流程.jpg

归纳总结

1. 养老照护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情,在工作中要重视交流与分享,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2. 老人照护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有很多可变因素、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是一个动态性的工作,没有一层不变的方法和理念,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3. “老人的今天,我们的明天”,养老就是一个生命感动生命的过程,在工作中认识老人,了解老人,发掘老人的需求其实也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键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