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养老服务中心是2011年动工新建,2013年4月开始运营的一家办公养老机构,占地面积45亩,总投资5000万元。现入住307位老人。在职员工37人,其中一线护理人员20人。我院现在安全防护管理,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但由于入住初期没有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导致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完全失能老人等没有分开入住,在日常照护管理中存在如岗位职责不好落实,人力资源不好合理分配等问题。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19)5号文件的要求,为了推进我院的服务标准化到位,我做为公办老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这次有幸参加了36期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班,收获很大,充分理解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在养老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估应该遵循的职业操守等。今后我院将很好地利用老年人能力评估这个科学的手段,从初期、事发、定期等各个环节,让评估贯穿养老服务的全过程。
一、加大对一线从业人员的培训
要让老年人能力评估成为常态,具备评估能力的人才培训是前提,针对我院还未开展评估的实际,我自己首先要结合这次培训知识,带领护理员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对象就是现有入住老人。评估结果可以暂时只作资源留存,积累实践经验。以后凡有这种基础培训我院分期分批派送一线护理人员参加。
二、加快评估结果的应用
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主要就是开展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养老服务结合评估,我院将把现有床位按照能力定好、轻残失能、半残失能、重残失能四个标准合理分区,严格实行分区管理。
三、加大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宣传
强化宣传,讲清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意义,重要性、紧迫性,首先是对应社会进行广泛的发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评估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已不是国家的政策,更是现实的,其次是力推对入住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争取老年人及其家属理解和配合。
四、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要落实国办发(2019)5号文件的要求,真正老年人能力评估作为养老服务的前提,将评估结果应用到养老服务的实践,关键还是在于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养老已是一个朝阳产业,更是一个政府必须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作为一个公办养老机构,除了自身努力适应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部门协调方面,养老评估工作的结果应用还要依靠发改、民政、财政、司法等部门的协作。
全文完